无尽的拉格朗日防空具体是对抗哪些
防空系统的核心对抗对象是敌方空中作战单位,主要包括战机和护航艇两类。战机通常具备高机动性和闪避能力,例如维塔斯B型对舰打击机或孢子对空拦截机;护航艇则以蜂巢级为代表,拥有群体作战特性。这些空中单位会优先攻击舰队中的高价值目标,如巡洋舰或航母,而防空系统的存在能有效降低其威胁程度。防空机制并非完全被动,部分舰船如光锥级的防空无人机或枪骑兵的区域防空型可提供主动拦截功能。
防空效能的计算涉及多重因素,包括武器个体数量、单次输出伤害、攻击周期以及命中率修正。以无人机防空为例,其实际伤害输出需综合计算对抗飞机的效率系数。不同武器的暴击倍率存在差异,例如刺水母防空型在系统调校后伤害提升显著,而枪骑兵防空型则依赖防空网络策略提升命中率。防空舰船的站位同样关键,中排部署的云海级防空护卫舰能避免被直射武器集火,从而延长作战时间。
防空舰船的选择需结合吨位与战术需求。护卫舰层级的刺水母防空型凭借无人机系统成为护航艇杀手,驱逐舰层级的枪骑兵防空型则擅长为舰载机提供增益。高阶舰船如永恒风暴级战巡采用能量武器对抗空中目标,但其成本较高。防空系统的弱点在于,护卫舰和驱逐舰生存能力有限,尤其在面对直射火力时易优先损毁,因此需搭配维修舰或能量护盾进行补充。
直射类防空武器优先攻击前排目标,曲射武器则按战斗序列选择目标。当舰船血量低于10%触发撤退机制时,所有武器需重新锁定目标,防空网络会出现短暂真空期。部分舰船具备紧急规避能力,如红宝石级有概率避免完全摧毁,但舰载机一旦损失必须返厂维修。这些特性决定了防空体系需要保持多层次配置,单一舰种难以应对复杂战场环境。
防空系统的战略价值体现在资源消耗比上。相比造价高昂的舰载机部队,专职防空舰船的维护成本更低,尤其在对抗以护航艇为主的舰队时性价比显著。但需注意防空无人机无法攻击建筑目标的限制,攻城战时需另行配置火力。理想状态下,防空网络应覆盖区域防空、点防御和电子干扰三种功能,通过云海级的导弹系统、光锥的无人机和枪骑兵的信息链技能形成互补。
后期发展中,防空体系的强化方向应聚焦于命中率提升和生存能力增强。刺水母防空型的重点出击策略能将打击时间缩短45%,枪骑兵的火力校准可同步提升己方舰载机效率。能量抗性装甲能有效抵御维塔斯轰炸机的攻击,但会牺牲部分物理防御属性。这些选择需要根据敌方空中单位的构成进行动态调整,无法形成通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