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无尽的拉格朗日霓神星进行添加点数
霓神星作为一艘轻型火炮驱逐舰,其加点方向需围绕火力强化与生存能力展开。优先将技术值分配给武器系统的火炮集火和弹药强化,前者能每90秒触发一次协同攻击并缩减80%冷却时间,后者直接提升10%火炮伤害。动力系统则重点投入机动规避和紧急躲避系统强化,前者在舰船结构低于20%时提供40%闪避增益,后者常态提升8%闪避率。这种组合能兼顾爆发输出与战场容错。
武器系统的技术值分配需遵循策略优先原则。完成火炮集火的策略加点后,剩余点数应投入命中率与冷却缩减属性。由于霓神星原型配备的五门轻型火炮基础命中率较低,未强化的命中率会导致实际输出远低于面板数据。冷却缩减则能进一步提升火炮的持续输出频率,尤其在与小型舰船交战时,高射速特性可形成压制性火力网。
动力系统的技术值分配直接影响舰船生存能力。25%的基础闪避率配合紧急躲避系统强化的8%加成,可使常态闪避达到33%。机动规避作为保险机制,能在残血阶段创造反制机会。需注意该策略每场战斗仅触发一次,因此不宜过度依赖。装甲型霓神星可考虑放弃部分闪避加点,转而强化护甲与结构值,但会损失中排定位的战术灵活性。
重炮型霓神星的加点逻辑与原型存在差异。其主炮单发伤害可达390点,能有效击穿大多数小型舰船装甲,因此技术值应优先满足命中率与冷却缩减需求。策略技能虽能提升40%命中但会降低15%冷却率,建议在基础属性达标后再行加点。该型号自带41%综合闪避率,在对抗超主力舰时可通过无视护甲特性创造输出机会。
由于定位改为前排且失去闪避率加成,技术值应集中投入装甲系统的生命值与护甲属性。武器系统保留对护卫舰的压制能力即可,不必追求对大型舰船的伤害输出。其防空策略每30秒触发一次40%命中提升,在特定战斗环境中可发挥辅助作用,但整体价值低于动力系统的生存向加点。
最终加点方案需根据实际战斗需求动态调整。原型适合作为中排火力补充,重炮型侧重对舰爆发,装甲型则承担前线防护职责。所有型号均需注意7点指挥值的消耗成本,在舰队编成中合理配置数量。技术值重置功能允许玩家多次尝试不同组合,建议通过实战测试验证加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