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操作无尽的拉格朗日装载舰
装载舰的操作核心在于理解其功能定位与战术协同。装载舰通常指具备载机能力的舰船,如航空母舰或载机驱逐舰,其核心价值在于搭载并调度舰载机或护航艇。操作时需优先确保舰载机生产线的解锁,并通过蓝图研究提升载机系统的容量与效率。载机舰的防御能力普遍较弱,需搭配防御型舰船形成编队,避免单独暴露于敌方火力下。
载机舰的装配需根据战场需求选择舰载机类型。若敌方以战机为主,应搭载防空型舰载机;若需针对大型战舰,则优先配置鱼雷轰炸机或高伤害型护航艇。载机系统的强化点数应优先分配给载机容量与起飞效率,其次考虑舰体生存能力。部分载机舰如苔原载机型驱逐舰需额外投入点数提升初始速度,否则实战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编队策略上,载机舰应置于中后排位置,由前排装甲舰吸收伤害。利用增援指令可突破指挥值限制,将载机舰作为增援单位加入主力舰队,但需注意增援后航行速度会降为常规模式。若需快速部署工程建筑,可先用高速侦察舰定位,再通过增援调遣载机舰,以节省时间。载机舰的维修依赖基地船坞,预制模块无法在战场修复,需合理安排返航节奏。
载机舰的制造与维护消耗大量金属与晶体,需通过前哨站对接矿区或混编721运输舰提升采集效率。矿船与载机舰的指挥值需分开计算,前期应优先保证资源船数量以避免经济崩溃。高等级矿点虽不提升采集速度,但能增加对接产量,适合作为载机舰队的长期资源供给点。
实战中需密切关注舰载机战损与敌方防空配置。若敌方航母编队活跃,可切换光锥级巡洋舰等防空单位协同作战。载机舰的战术价值在于持续压制,而非爆发输出,因此需避免与战列巡洋舰正面对抗。通过封锁任务或中立区刷怪可积累经验,但需注意自动撤回功能的默认设置可能干扰作战连续性。
其搭载的舰载机能适应多变的战场环境,而支援舰的维修与补给能力可延长舰队作战周期。操作精髓在于平衡载机配置、资源投入与编队协同,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