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无尽的拉格朗日采矿容量的方法是什么
提高采矿容量的核心在于优化工程舰配置与采矿平台协同。工程舰的仓储系统升级是基础,通过技术值强化仓储模块可显著提升单次运输量。中型工程舰升级后仓储量可达20800,而搭配AC721运输船(仓储升满后单船容量25200)可将舰队总容量提升至46000,减少往返频率。采矿效率与仓储容量成正比,因此优先升级仓储模块比提升采集速度更具性价比。
采矿平台的合理运用能进一步突破容量限制。中级采矿平台允许1矿2船开采,并降低资源带开采难度,间接提升单位时间采集量。高级采矿平台则彻底改变运输逻辑,资源可直接存入平台无需返航,但需注意平台覆盖范围需包含高密度矿区。平台选址应优先考虑金属矿占比超过50%的区域,同时确保晶体与重氢矿比例均衡以满足后期需求。
舰队编组策略直接影响实际容量利用率。单一矿队建议配置1艘工程舰搭配多艘AC721运输船,而非单纯增加工程舰数量。由于大型工程舰基础仓储量达95000,在8本后应逐步替换中型舰船,但需平衡指挥点消耗。离线期间可将战斗舰船临时编入矿队扩充仓储,但需提前开启护盾避免资源损失。
技术储备的定向研究能解锁关键加成。工程舰的仓储扩容与采集加速技术需优先研发,前者直接提升容量上限,后者通过缩短采集时间变相增加单位时间运输量。同级工程舰中X10型号仓储量是X8型号两倍以上,蓝图获取后应及时投产。后期可通过舰船改装系统强化工程无人机效率,但需消耗大量重氢资源。
矿区距离管理是常被忽视的容量增效因素。计划圈压边放置可使工程舰全程保持曲率航行,减少低速巡航时间。实测显示,单程5分钟路程会使中型矿车效率下降30%,因此基地迁移至矿区3-5跳范围内是终极解决方案。若无法迁移,则需通过增加AC721数量补偿时间损耗,形成低频次高单量的运输节奏。
升满仓储的工程舰需手动撤回再派遣以刷新容量计算,否则系统可能按初始值执行返航判定。采矿平台范围内建议采用轮换开采模式,即两队工程舰交替作业,确保始终有舰船处于满载运输状态。这种动态调度可使日均采集量提升15%-20%。